- 黨建工作
- 當前位置:首頁 > 黨群工作 > 黨建工作
如果說礦山維護是一種職業(yè),那將代表著責任和拼搏;如果說礦山維護是一個崗位,那將代表著平凡和奉獻。在中核江西礦業(yè),有這樣一個人,他踏著四季的腳步,見證過泛著魚肚白的清晨,也曾伴隨夕陽下沉的黃昏,對于他來說一串串踏實的足跡就是“詩和遠方”。一路風雨一路拼搏,他用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詮釋著新時代核地礦人的優(yōu)秀品質和奉獻情懷。他就是金瑞鈾業(yè)大灣管理處處長—賴國權。
一份熱愛 一份堅守
2006年,他從部隊退伍來到金瑞鈾業(yè)公司工作。在公司工作的17年里,他從一個普通職工逐漸成長為大灣管理處處長。說起金瑞鈾業(yè)大灣管理處,它地處湖南省藍山縣的一處深山里,海拔1000多米,距離贛州460多公里,地勢偏僻,交通不便,用一句歌詞“這里的山路十八彎”來形容上山的路是最真實的寫照,每一個第一次上山的員工都會被顛簸的翻江倒海,“大倒苦水”。然而生產建設時期那里也曾經熱火朝天,欣欣向榮。
隨著2016年南方硬巖鈾礦山調整改革,礦車的轟鳴聲戛然而止,一切歸于沉靜。根據上級的部署,公司派駐了一個班的人員留守維護??墒?,在這近乎與世隔絕的環(huán)境里,簡單重復的工作,單調乏味的生活,讓人感到莫名的孤獨,不到兩年的光景,就沒人愿意在那里待了。2019年新年伊始,賴國權同志主動請纓,來到大灣管理處,雖然他感到心里沉甸甸的,但沒有退縮,勇敢地擔負起了這份責任,帶領著僅有的3名員工,開啟了平凡而又偉大的“守土”生活。
愛崗敬業(yè) 守護安全
初到大灣管理處的他,沒有因為自己是“領頭羊”而驕傲,而是與員工同進同退。在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創(chuàng)建過程中,他一人分擔多種角色,開展學習時,他是一名“老師”,刷油漆時,他是一名油漆工;清水溝時,他是一名清潔工;維修設備時,他是一名維修工;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時,他是一名安全員;現場安全隱患整改時,他即是師傅又是工人……。
談起他取得的工作成績,他總說,成績是大家伙一起取得的,他沒做什么大事,“不善言辭”是大家對他的普遍印象,可一旦涉及安全,賴國權就變得“話多”,成了大家伙眼中的“婆婆嘴”。在日常工作中,賴國權最為關注的就是安全。班組派班會時,他嚴格按照“一法一單”要求布置工作任務,安全規(guī)章制度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進行宣傳。去年,公司對大灣區(qū)進行電網改造,他總是來得比工友早,走得比工友晚。連著幾個月每天跟班到點。“人走場地清”,秉持著這個原則,每天,賴國權在安裝公司開始安裝任務前、完成安裝任務后,總要自行加班,做現場安全確認。雖然同事們笑稱他“婆婆嘴”,可“大家打心眼里都是服氣的”,他擔任大灣管理處處長以來,不到一年時間使得礦區(qū)環(huán)境面貌煥然一新,未出現一例安全事故,也沒有人員受過輕微傷。
搶修救災 身先士卒
2022年春節(jié)前,持續(xù)的低溫冷凍天氣及突然來臨的降雪,室外氣溫持續(xù)下降,潔白美麗的雪花令人暢想到瑞雪兆豐年的美好愿望,下雪天雖然美麗又浪漫,但對于礦山職工們而言,雪天讓工作將變得艱難起來。在暴雪的侵襲下,大灣管理處道路封閉、房屋倒塌、停電停網,賴國權同志帶領著僅有的3名員工在泥濘濕滑的道路上、風雪交加的礦山上,不分晝夜搶修道路,修繕房屋,維護設備,為了節(jié)省時間,餓了吃泡面,渴了喝涼水,幾個人輪流休息,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,確保了安全環(huán)保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,并積極開展災后恢復相關工作,保障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。同年6月又遇上了洪水自然災害,賴國權同志則全天候在現場值班值守,組織抗洪搶險,確保人員安全、設備運行正常。今年3月,大灣又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龍卷風,龍卷風造成了應急發(fā)電機房、環(huán)保實驗中心房頂刮落,一時間應急發(fā)電機房、環(huán)保實驗中心都成了危房,賴國權同志本著安全第一、不等不靠的態(tài)度,頂著大風積極帶領管理處員工拆除以及搬遷應急發(fā)電機房的設備,以最短的時間使供電系統(tǒng)恢復正常,并及時對應急發(fā)電機房和環(huán)保實驗中心進行了修復。
從軍,他是一位軍事技術過硬的解放軍戰(zhàn)士;從工,他是一名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杰出干部,“既然選擇了礦山,就要把心交給這片土地,努力學好技術,干好本職工作。”這就是賴國權的真實寫照。在他身上,我們看到很多雖簡樸卻充滿力量的品質,實干、負責、堅毅、擔當,在新時代、新征程上的路上,賴國權同志一直在用奮斗書寫著無悔的人生。
賴國權是中核江西礦業(yè)奮斗一線眾多工作者的縮影,他們的故事往往有著同樣的特質,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一束光,匯聚到一起,給我們以指引,給我們以激勵,給我們指明方向。
編輯|于加琛、張倩倩
審校|許立揚
- 上一篇:他眼中有光 心中有夢—趙宇輝
- 下一篇:用腳步“丈量”項目——趙泉山